做文化的摆渡者——广东新华力推门店改造
6590 2014-11-05

近年来,网络书店的低价竞争、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和房租人力等成本的不断攀升,让中国的实体书店陷入困境。面对这一局面,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积极应对、直面挑战,对全省经营网络加快转型升级,通过实施门店升级改造工程,努力打造了一支以大型文化Mall为旗舰,以区域性综合书城为骨干,以县级综合书店为基础,为全省广大读者提供服务的大型文化产业舰队。

 

 

找准定位,重塑品牌

广东省新华书店始建于1949年,它曾是广大读者的精神殿堂,但因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目前的广东新华书店在门店数量、面积规模、经营能力等方面均与其他发达省份存在一定的距离。门店数量偏少、整体规模不大,大多数基层新华书店卖场建设年代久远、场地狭窄,功能单一,购书环境陈旧,只能满足最基本的图书购买需求,而难以满足当前消费者新型的阅读、休闲及体验需求。

为扭转这种状况,给读者提供一个舒服、舒适、舒心的购书环境,满足读者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体验需求,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早在2010年就开始对广东新华品牌进行重新检视,认真分析新华书店目前的优劣势,从战略上对“新华书店”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先后完成了全新的企业VI视觉识别系统和门店SI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按照《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关于广东省新华书店连锁门店建设的规划要求,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着手启动门店升级改造工程,并将其作为集团主业振兴的七大工程之一。先后完成了清远连江门店、韶关书城、河源大同路书店等多家门店设计和装修工作。同时,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开始通过项目引进、资源整合,实现经营转型与业态升级,提升渠道经营水平;通过新建、并购、加盟合作等方式,建设全省性的连锁经营渠道网络,并计划从2013年起,用三年的时间分批分类对全省上百家新华书店门店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彻底改变卖场购书环境陈旧、功能单一、经营布局、设计理念落后、形象不统一等现状,努力打造统一的广东新华门店品牌形象,确立广东新华清晰的市场定位,提升终端网点对读者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自从确立门店改造整体规划后,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迅速从高层、职能部门、到子公司统一思想,成立了门店改造领导小组,开始统筹全省的门店改造工作,建立门店改造工作会议决策机制。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连锁管理公司运营管理中心负责人刘振毅介绍:“门店改造的目的是做好经营,扩大规模。根据门店改造的需要,广东新华建立了由子公司提出需求、职能部门统筹、分管领导把关、领导小组决策、门店建设小组协同子公司执行的良性机制,推动全省的门店改造工程。”据悉,广东新华每个月的第一天都会举办门店改造会议,集团各部门上下联动,共同讨论并做出决策。在门店改造可行性论证阶段,总部职能部门与子公司一起,紧密联系当地消费市场,针对改造店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反复论证,多方协商,逐步确定经营定位,商定改造思路及具体内容,探索合作开发和引入新型项目等等,实现实体门店业态升级。

 

 

一店一策,夯实主业

2013年,广东新华发行集团门店升级改造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选择具有区域性带动功能的市级公司综合门店,按照样板店的标准进行升级改造;二是将一些所处地理位置优越的门店优先升级改造。该集团实行“一店一策”,升级改造后的门店各具特色。

三水购书中心作为集团门店升级改造项目的样板门店,项目从规划到设计、实施,整体定位、设计风格与功能设置均贯彻了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作为“文化摆渡者”的企业理念,通过软装饰改造,三水购书中心的整体风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三水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小军向记者介绍:“三水购书中心采取招商联营方式引入文体办公用品数码产品、电教产品、幼教益智产品以及文化创意产品等,在突出主业的同时多元并举,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联产品的高度融合。同时又辟出专区,与佛山图书馆合作,设立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书店很好地与公益进行了对接,成了当地公共文化设施一大亮点,大大造福了当地读者。”而目前三水公司正尝试以中高端读者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近期将引入红酒、茶艺等文化元素,营造舒适的阅读空间和阅读体验,打造特色品牌。

升级改造后的三水店在店堂内设置公共阅读空间、阅读走廊以及开放式的阅读桌椅等,彰显出浓郁的书香气息与人文关怀,为读者营销了一个集读书、购物、文化、休闲为一体的阅读场所。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以三水购书中心软装饰提升为基础,设计《门店软装饰品牌管理手册》,根据门店实际情况,确定了采取硬装修改造升级和软环境装饰改造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有计划地推进全省近40家门店改造工作,规划指导全省门店品牌提升,努力把更优美的环境、更浓郁的书香气息、更周到的人文关怀呈现给读者,为读者创造全新的阅读和消费体验。

2013年开始,广东新华发行集团通过引入多业态、多行业、多形式的消费组合,完成了20家门店的升级改造实施工作,成功实现了从独体单一物业向具有多业态、多功能的现代化消费场所转型,凸显了“广东新华”的品牌形象,业态整合初见成效,主营业务全面提升,物业经营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效”合一。

门店升级改造中,如何处理好主业与物业出租的关系也显得日益重要。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形成“主业不强出租也做不起”,“没有主业就没有物业”,“若不把主业做好,物业是不值钱的”等观念,在保证图书卖场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子公司门店地理位置优越、物业价值高的优势,通过做强门店品牌,盘活闲置物业,使低效物业升值,增加物业的使用价值,有效地推动了主营业务和多元经营良性发展。2013年,通过门店升级改造的20家门店,改造前物业经营面积1862平方米,年收入146万元,改造后物业经营面积扩大到9642平方米,收入681万元,翻了近5倍。

 

 

同心多元,创新业态

门店升级改造并非简单地将实体门店作一次装修,更重要的是调整门店功能划分,调整门店经营内容。因此,以书业为核心延伸“同心多元”的文化经营,拓展新的文化生活消费空间,是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主营经营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借门店改造的契机,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开始大力加强文体产品经营转型以及文创产品研发工作。刘振毅告诉《出版人》:“联合经营模式即是各项目互通,以文化为载体,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通过举办南国书香节等活动,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积累了很多资源,我们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充分利用,把传统的商品管理转变为供应商管理,由以往的商品进销转变为产品规划研发,通过研发或代理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并与文化相关的非图书类文体产品,包括数码产品、小电器、办公文体用品、科教仪器、电教设备、数字音像制品、团供礼品等,提升卖场引入能力和盈利水平。我们的目标即是打造一站式文化商城综合体验服务。同时,在一些有条件的门店引入西餐厅、甜品站、书虫吧、旅游、教育培训、书画、学生饰品等多营文化项目,满足读者从购书、阅读到听音乐、看电影、就餐、购物、娱乐等等的多元文化需求。”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发挥新华书店的品牌与网络优势,充分挖掘各地文化资源,尝试开发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文化产品,植入新华元素,形成“新华”品牌下的自有文化产品系列。该集团还与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其旗下的深圳弘文艺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文创产品,共同拓展广东省内文化创意及文具用品市场,并计划向全国输出品牌。目前双方正在抓紧进行市场调研、研发产品、开店筹备等相关工作。

门店升级改造项目在设计上以文化为核心卖点,吸引相关大品牌进驻;在自营业态内,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又吸引诸多文创品牌的进驻,强化了整个项目的文化商业氛围,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形成了更为强大的文化商业影响力和吸引力,进店的人多了,人气旺了,自然物业水平也得到了大大提高。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旗下的门店中,比比皆是。

汕头外马书城在改造中融入当地潮汕文化标志,书店集图书销售、数字体验、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教育培训、咖啡餐饮等多种业态于一身,在空间上更加强调人与书、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读者打造一个浓郁书香与生活情趣相互交融的空间,更使书店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

雷州公司在改造中将“雷州书城”改名为“新华文化广场”,在书城中融入“泛文化”业态,与苏宁电器、粤海铁路票务、中旅航空、旅行社等知名企业开展多业合作,成功将雷州新华文化广场打造成一座现代综合文化消费场所,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雷州公司项目开业第1个月的销售达21万元,相当于升级改造前一年的销售额,当年销售突破200万元。

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广东新华发行集团门店升级改造,推动发行集团进一步向市场化转型。这些改革是有成效的,经过近两年努力,广东新华已经把更优美的环境、更浓郁的书香气息、更周到的人文关怀呈现给读者,打造了一个又一个读书人的温馨港湾。

广东新华,经历了65年的改革历程,如今仍然马不停蹄地追寻时代和市场搏动的步伐,正不断改革图变,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正如广东新华以“文化摆渡者”作为自己的企业使命,理应有更多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恪守党和国家的文化宣传阵地,扬帆摇橹,把优秀的、先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传播给广大读者群众,航向人类精神彼岸。(侯禹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