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暴雨”“防汛” 成为 2024 年盛夏的关键词,而 “教材送审晚”“印制周期短”“发 运高度集中”等实际情况也摆在广 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体 职工的面前。2024 年秋季教材发 行是广东新华教材发行史上时间最 短的一季,为了确保在短时间内完 成全省 1827 万中小学生的课本配送工作,广东新华人紧盯“课前到 书,人手一册”的目标与使命,在 科学统筹、上下协同、运力保障、 密切联动等方面齐抓共管,全省上 下全力迎战最短教材发行季。
“高效运转的工作模式,彰显 了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的力量。我们与时间赛跑,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最优质的服务 和最高效的方式将教材送达学子手中。”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鸣涛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记者采访时 说,建立“5+2”“白加黑”“24小时”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不间断 收货、分拣及发运的无缝衔接,做到“随到、随装、随发、不积压”。
时间短、到货集中是 2024 年秋季教材发行工作最显著的特征,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长湴物流中心面积小、吞吐量有限,为将物流整体 吞吐效率提升,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物流分公司将物流收货的装卸和 数据录入两个节点前置,每天早上7点开始卸货,7 点半进行数据 录入,8 点半进行包装作业,所有时间前移,整季计算下来有效提高长湴物流中心吞吐效率,将集中到货可能造成的“堵点”变成快速流通的“畅点”。时间是“课 前到书”的生命线,把握好教材发行季的每一个小时,是广东新华人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与使 命。
“科学统筹全 省 发 货 ,把‘ 短 时 间 ’变 成‘ 快 响 应 ’。” 蒋鸣涛说。 数字化技术与物流自动化结合,催生物流配送的新质生产力。 蒋鸣涛介绍,2023 年秋季,物流分公司自主研发的图书物流智能作业管理系统上线运营,结合 2022 年秋季自动包装设备的应用实践, 在2024 年秋季收获了更多前期改革的成果,教材包装环节从以前的单纯依靠人力逐步转变为现在的“技术赋能生产力”。“2024秋季我们依然有招工难的问题,熟手复工 率不足 10%,但实现自动化后的生 产工艺,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接受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自动化工艺生产的教材包件也从 2022 年秋季的 10%提升至现在的50%。”蒋鸣涛表示,广东教材发行向“新”而行,新质生产力正引领传统教材物流工作迸 发出新的生命力。
记者了解到,广东新华发行集 团教材中心、教育图书有限公司、 物流分公司、基层书店紧密配合、 主动协同,形成了一条高效运转的 发行“传送带”。蒋鸣涛说,作为中小学教材发行“传送带”的动力 源,教材中心、教育图书有限公 司、物流分公司始终与出版社、印 厂保持紧密沟通,及时掌握印刷计 划,高效组织教材教辅按时分发, 争分夺秒将教材送达各基层书店, 实现了中小学教材发行“日清日 结”的工作目标。物流分公司始终 坚守安全生产这一底线,面对酷暑与暴雨交替的恶劣天气,全力做好充足的后勤保障工作和应急预案, 确保秋季生产人员、教材的安全, 夯实“课前到书”的工作基础。
基层新华书店是“传送带”的动力轴,连接上游和学校,各书店的教育服务网格员按照“责任到人,落 实到岗”的工作要求,不断优化教 材工作流程,忙碌于卸货、搬运、 整理、分发、点数、装车的工作 中,争分夺秒送书到校。 蒋鸣涛说,广东新华还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提前了解学校 的需求与计划,确保教材能够按时、按量、按质送达。 截至8月31日,教材主科到校 率达100%,广东新华人用勤勤恳恳的工作,践行“课前到书,人手 一册”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