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营销商报》广东新华2025年聚焦主责主业 升级阅读服务夯实文化阵地
931 2025-01-24

回顾2024年,实体渠道的经营依然步履维艰。经济大环境不稳定,新媒体平台对实体渠道冲击势头不减,线上折扣战的硝烟从未散去,图书低价竞争仍是市场主流趋势。同时,门店客流量下降,运营成本却居高不下,实体书店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未来似乎充满不确定性。


在这一年,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与挑战,实体书店持续深化系统性变革,各地发行集团充分挖掘实体门店潜力和文化资源,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服务模式。随着消费者对阅读体验和文化氛围的重视,各大实体书店以体验式消费和多元化经营为抓手,更加注重场景化打造,如江西新华、广东新华、上海新华、北京发行集团等,通过提升、改造、新建门店等方式升级文化空间,打造品牌活动,开展研学服务等,以“旧瓶”装"新酒",提供独特的消费体验。同时,注重数字化转型也是发行集团2024年的主要发力方向,不少集团锚定线上线下数字化融合转型,不断拓展阅读服务的迭代升级。如浙江新华开展“1+10+N”线上连锁体系,实施“千人主播”“新华领读人”等项目,打造特色垂类直播间;黑龙江新华加速全省连锁店服务器云平台建设,推出“北国书香E购网”小程序平台,打造新华电商平台直播矩阵;山东新华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新华悦购""新华助学"平台升级,开展名主播培育计划、社群运营提升行动等。


2025年已至,实体书店将要面对的是仍未过去的寒冬,还是终于迎来花开的暖春?在新旧交替的年初,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对全国部分重点发行集团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邀请行业大咖盘点2024年的发展与成绩,展开对2025年的预测与思考。

 

图片1.png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宝贤


夯实文化阵地  强化使命担当培塑新质生产力

 

2024年的图书行业仍面临着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一是国内整体图书零售市场依然呈现负增长趋势,内容电商渠道增速放缓,传统渠道与平台电商渠道持续走低;二是财政资金紧张,导致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不足、应收账款回笼困难等;三是内容生产与渠道变革尚未摸通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四是教育“双减”政策进一步落实,教育服务方式亟待转变,教育服务能力急需不断提升。

 

面对大小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挑战,广东新华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围绕“以‘稳’夯实传统业务,以‘进’攻坚新兴业务,以‘新’谋划未来业务”的总体思路,向新而行,厚植新质生产力,经营指标实现稳定增长,各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坚守办企初衷,坚决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一是重点政治读物宣传发行再创佳绩。打通多个大型国企整个系统的征订渠道,全年重点政治读物发行量位居全国前列。二是圆满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使命。克服大部分科目供型时间较迟等困难,顺利完成教材教辅发行工作。三是以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赋能和美乡村建设。通过提升、改造、新建等方式,在具备文旅元素、历史底蕴厚重、人口密集的镇街,因地制宜建设了100家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新华悦读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四是全民阅读工作再谱新篇。举办2024年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吸引200多家出版单位携30万种精品出版物参展,举办文化活动2051场次,覆盖人群超5000万人次,成功打造综合性文化盛典。


教育服务、大众阅读服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新突破。一是在教育服务领域,实现网格化管理改革全覆盖,通过重塑基层组织架构、优化薪酬绩效体系、新兴项目产品推广等措施,锻造一支能打硬仗的教育服务队伍,为下一步全领域教育服务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在大众阅读服务领域,与优秀出版社开展合作,开展“老书新做”,深挖定制出版潜力,稳定输出高质量定制出版产品,以“新华翰墨”品牌打造的《漫画讲透〈黄帝内经〉》、郭德纲新作《活得明白》均成为榜上热销图书。三是在公共文化服务板块,创新采用“EPC+O”模式打造的信宜市新图书馆项目正式落地运营,集设计、施工、采购、运营于一体,实现建设与运营的无缝衔接,开馆10个月,读者进馆数量约99万人次,纸质图书流通量已超75万册次,新增本地注册读者超过旧馆近20多年的总和。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四大平台”具体部署为实现路径,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一是聚焦新华乐育教育服务平台,积极拓展教育数字化业务。基于电子学生证应用,通过教育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提供从教育教学专项需求到学科解决方案、再到教育数字化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未来教育课堂”,目前已在多家学校试点落地。二是深耕“新华通读”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能力。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业务多通道、线上化,为全业务流程提供平台支撑,开发的“广东教辅网”顺利上线。三是用好“通读在线”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依托“通读在线”平台策划开展营销活动和社群活动,积攒私域流量;深挖代发功能与全员分销潜力,加强对全省门店的技术赋能。四是深化应用大数据平台,助力业务运营科学化数字化。提升内部业务数据治理能力,以大数据提高工作效率与决策能力;充分收集分析外部用户数据,完善会员体系。


面对行业内外的困难与挑战,2025年,广东新华将迎难而上、干字当头,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争取传统业务稳盘提质、新兴业务早见成效,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向“十四五”规划目标靠拢,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升级阅读服务夯实文化阵地。积极履行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做好重点政治读物发行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强化门店运营管理,提升门店品牌形象及运营水平,持续开展多元业态叠加。深化“通读在线”平台应用,推进全域会员系统建设落地,积攒私域流量,构建有规模有活力的会员体系,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二是强化使命担当,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坚持建管并重,推动“新华悦读空间”与全民阅读活动有机结合,使阅读更加深入社区和乡村生活场景。以信宜市新图书馆为模板,深入探索“EPC+O”模式,与更多图书馆开展合作。深化全民阅读,持续打造南国书香节这一综合性文化活动,创新办展模式,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以新模式、新业务培塑新质生产力。推动教育服务网格化管理改革走深走实,同步开展政企服务网格化,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深挖定制策划出版潜力,抓住新媒体发展关键窗口期,以大数据赋能内容生产,持续打造优质畅销图书。深化教育数字化应用,以人工智能为引擎,开发劳动、体育与健康、美术等学科项目,引进推广AI“智”习室项目,开展网络安全素养教育项目、人工智能科普与实践竞赛等数字化业务,加快教育新业态落地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