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出版发行行业协会,粤港澳大湾区计算机领域、教育领域专家、部分地区新华书店等的相关负责同志超450人出席会议。“广东新华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院”是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为响应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的会议精神,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行动方案(2024-2027)》等工作要求,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支持下,由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广州分会、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担任学术指导,联合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恒生大学、香港大湾区教育资源中心、澳门城市大学等科研院校与教育组织机构,以及部分前沿科技企业共同打造的创新型智库机构。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蒋鸣涛在致辞中表示,成立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院,就是要整合广东新华内外优势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成为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应用落地-生态共建”于一体的创新型智库机构,虚功实做,以向上突破、向下扎根的坚定决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这是集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坚持高起点谋划、聚焦关键领域研究、强化成果转化应用、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四个方面努力,以“敢为人先”的广东精神,凝聚业界共识、创新应用场景、共建智慧生态,为全国教育出版、教育服务贡献“广东方案”。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璧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中国计算机学会广州分会主席黄琼分别致辞。
敖然指出,数智化转型非单一企业之责,应该是全行业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数智化转型也不是把人工智能技术简单地视作一种工具去利用,而是塑造新技术背景下新型出版生态的过程。“出版人需要更加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与应用过程当中。AIGC也要求出版业从业者具备适应数智时代的基本能力。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院的成立,是一次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教育服务生态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全场景的积极尝试。”
李璧亮表示,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院的成立,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时之举,体现了广东新华长期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决心与恒心。通过搭建平台汇聚高校、企业、出版发行业的跨界资源,也彰显了教育技术、教育出版、教育服务与时俱进的专业服务能力。他还提出了四点“跨界协同”倡议,一是协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协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三是协同深化产学研合作,四是协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
黄琼强调,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当今时代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着各行各业,教育领域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广东新华人工智能与教育服务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时,肩负重任。它汇聚了省属文化国企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在出版发行行业深厚的教育服务基础,以及大湾区独特的地缘优势,联合众多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和前沿科技企业的力量,构建了一个强大的“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我期待,研究院能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与创新。”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倪谦、敖然、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雅珊、李璧亮、中国计算机学会广州分会主席黄琼、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秘书长杨晓红、广东省出版集团总经理陈玉敏、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蒋鸣涛共同登台,为广东新华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院成立揭幕。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论坛环节,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授蒋运承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出发,探讨了如何通过AI技术提升教学效率、优化学习体验,并提出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刘载兴详细介绍了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项目的建设情况,通过分享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经验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课程发展的广阔前景。
西安教育文化数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桂超从技术角度出发,指出大模型技术将成为新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引擎,为教育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广东新华乐育科技有限公司专家代表周光耀介绍了校园智能体服务方案在提升教育数字化服务质量方面的创新实践,为与会嘉宾提供了宝贵参考。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广东新华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院正式成立,也标志着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之路开启新篇章。未来,研究院将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肖颖)